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林桔,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关于创始人的权力制衡,或许从外部资本介入开始时已发生变化。 李国庆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漩涡里。这位当当网原CEO和创始人,再次与妻子俞渝——当当网的另一位创始人,就公司管理、股权分配及个人作风问题“交锋”。无论结局走向如何,无法改变的是这场“骂战”给当当网带来的声誉损失。事实上,早在去年声援刘强东明州事件时,当当网官方微博就曾澄清李国庆言论不代表公司。 很多新经济公司的管理者往往也是创始人。但一旦公司发展不顺利,或者因某事件卷入舆论,短期内导致声誉下降或市值暴跌,它的投资人喜欢换掉CEO——准确来说是这家公司的管理者。因为他们被判定无法为投资人带来利益了。 最近,WeWork联合创始人兼CEO亚当·诺依曼(Adam Neumann)已经被“决定”彻底离开公司,并放弃他的投票权。 公司长期的巨额亏损和诺伊曼不稳定的管理风格,以及他那沉迷于派对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限放大。投资人将WeworkIPO 失败归咎于他。《纽约时报》称,一些投资人认为要替换诺伊曼,需要有经验的运营商加入,否则不投资Wework。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 2017 的Uber。彼时Uber正卷入一系列看似没有尽头的法律和道德丑闻,它的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是这一切的源头之一。最终他被踢下台。 “更换管理者对公司来说比较常见,某种程度上说明他已经不适合公司当下的发展速度。”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告诉投中网。 投中网统计了 2018 年以来的 20 家全球最大“独角兽”公司,包括滴滴出行、Airbnb在内的 12 家公司,目前是创始人兼CEO。而有 6 家公司,其管理者的角色已不再是创始人。这 6 家公司都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创始人曾是管理者,但在IPO之前,或遭遇IPO失败后,就被更换了。 新经济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获得无数资本青睐,往往和创始人的故事、以及其创造的使命绑定在一起。由于股权结构的设计,对由创始人担任CEO的公司来说,董事会要开除他们并不容易。实际上,关于他们的权力制衡,或许从外部资本介入开始时已发生变化。 管理者要找方向、找人、找钱,最重要的是要匹配公司发展速度 “对创始团队来说,上市前夕大部分时候是个分水岭。”投中网接触的数位投资人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一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告诉投中网,不管是创始人还是创始团队,如果无法跟上公司发展速度,并不是好事。比特大陆 2018 年在香港IPO失败后,更换了CEO,又进行业务调整和裁员。 一位曾从事投后管理业务的CMO表示,创始人和CEO都是公司核心角色,常规来说,CEO的功能主要为三个方面:公司发展方向、找人和找钱。 “一般创始人兼任CEO,有时候有一些感性化的东西在里面,他总有一个梦想目标的。”他告诉投中网。的确,在还没到公开市场之前,创始人和他的创业使命,时常出现在报道中。 比如,Wework表示,“希望不仅仅是创建漂亮的共享办公空间,我们想要建造一座社区。”Uber 声称,“通过推动世界运转以点燃机遇。”同样为打车软件的Lyft也说,“要通过交通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至于国内,小米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美图则表示,要“让世界变得更美”。 这些愿景在未上市之前,会被创始人反复讲述,为什么要创业、希望改变行业,为人们谋求更多福利。 上述曾从事投后管理业务的CMO告诉投中网,前期以创始人为核心,对外去做一些演讲、出席活动、做宣发是比较好的,成本比较低,也便于操作。到后期,如果他不再符合公司发展速度就不一样了。比如管理能力无法随着公司扩大而提升,无法为公司拉到新一轮融资,运营业务数据没有跟上等。 以李国庆为例。他成立了中国最早电商平台之一——当当网。但上升期过后,品类以图书为主的当当网发展逐渐落后于阿里巴巴、京东以及后来的拼多多。 2018 年下半年,李国庆又因各种不当言论和行为陷入舆论漩涡,被当当网官方微博划清关系。随后在内部复杂纠纷之中,李国庆于 2019 年 2 月宣布离开当当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