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是公认的“寒冬”,各行各业的玩家们,过得并不安逸。就连曾经位处风口的互联网金融玩家们,也大多在今年偃息旗鼓。 经济下行加之监管承压,这一年,P2P平台被迫出清,所剩者寥寥;这一年,号称日活百万的电商平台,折戟金融。 但也是这一年,BATJ等巨头或一些手握流量的新起玩家,开始抄底,跑马圈地。 那些曾经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掀起“腥风血雨”的玩家们,如今,究竟怎么样了? 在 2019 年收尾之际,投中网对互金玩家们这一年的战事进行了梳理。 1、被迫清退的P2P 曾经爆火的P2P,在 2019 年迎来至暗时刻。 与 2015 年 11 月行业发展高峰期的数据对比, 2019 年 11 月的P2P网贷成交量从 1300 多亿腰斩,跌到了 500 亿。这一年,光是玩家就死了 700 多家。 这不是拐点,也不是终点,未来,这一趋势或还将继续。 2019 年初,监管给P2P划出了三条路:要么转为助贷,要么申请小贷牌照,要么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但这三条路,每一条都是荆棘丛生。 随着监管风向不断变化,助贷这条“生路”是否还可行得通,尚未可知。 于是,申请小贷牌照或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当下网贷机构除自动清退之外的最佳选择。 据投中网了解,截至目前,尚未有P2P公司申请或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网络小贷牌照方面, 51 信用卡、和信贷、微贷网三家公司已公开宣布将积极申请该牌照。 后面这两条路也不太好走。 有业内人士告诉投中网,要成为持牌机构,首先要解决的是将原来P2P风险进行出清,但其实大多数平台隐藏的风险极大,要将所有的风险出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 其次,就牌照门槛来看,获取消费金融牌照,对平台的股东实力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平台的股东假设是以非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发起人时,要求最近 1 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300 亿元人民币,但这样的条件只有个别巨头系P2P平台有望达标。 P2P们的生路还未趟平,各个地方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了。 目前,四川、湖南、山东、重庆、河北等多个省市纷纷宣布,省内没有一家网贷公司完全合规通过验收,将在全省范围内取缔P2P网贷业务。 从互联网金融高峰期的 6000 多家平台,到如今仅剩 300 多家,不过4、 5 年的时间。业内从业者对网贷行业也多持悲观态度,称P2P将一家不留。 但这真的会是最终的结局吗? 2020 年或能得到答案。 2、折戟金融的电商 P2P行至末日,消费金融却正在逆势崛起。 相比于无场景放贷,有场景的消费金融一直是玩家们的必争之地。过去几年,凭借教育、租房、医美等场景与金融的结合,不少玩家活得风生水起。 但 2019 年,原本吃香的场景开始“变味”。 “今年有个大问题,经济下行明显,很多商业服务机构,培训类、医疗类,这种预付款的,跑路发生频繁。”某金融公司员工告诉投中网。 为了保险起见,如今的一些金融公司甚至只敢与各个领域的大中型机构合作,对小机构敬而远之。 场景失灵,不仅发生在租房、教育、医疗,就连用户动辄超百上千万的优质场景——电商,也不灵了。 开展理财业务或给金融机构导流,是大多数电商平台布局金融最简单便捷的途径,蘑菇街、唯品会、小黑鱼、微店都是这么做的。 也有不依赖外部机构,就能完成电商金融布局的。但无论是依赖外部放款的,还是自力更生的电商平台,如今大多面临金融业务受阻的窘境。 据新流财经报道,已死亡的淘集集也曾意欲开展金融导流业务,但因自身危机爆发,与持牌消金机构的合作被迫暂停。 此外,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下线了寺库钱包;唯品会暂停了理财业务以及部分用户的“唯品花”金融服务。 不过,据唯品会相关人士告诉投中网,暂停部分“唯品花”服务,是因为在业务开展早期,唯品花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唯品会的自有资金。 如今,为求金融业务稳健合规化发展,唯品花只能将金融业务托付给外部金融机构。 因为唯品花对接的资金机构主要为银行,银行在审核放贷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审核标准,因此用户的征信、额度和权限都需要重新审批,这就可能导致部分用户的唯品花服务被暂停。 至于为何暂停理财业务,唯品会称,这是因为公司金融业务处于转型期,而做出的整体规划。 多家电商机构折戟互金,那么电商场景与金融的结合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电商最容易做消费金融场景,比较容易和分期挂钩,但没做好,风险也大。”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员工李杨告诉投中网。 另一位观察消金多年的业内人士王杰谈电商折戟基金的原因称,这一方面与各家平台的战略与团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电商行业的分化有关。 2018 年是电商平台的一个转折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