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为全球贡献了超过 10% 的 GDP;仅仅在中国单一市场,旅游都是个万亿市场(2019 年中国居民旅游消费总额达 6.5 万亿元)。可以说,在玩乐领域,旅游是非必需品中的刚需。 吊诡的是,我们对于旅游这个「玩乐」典型代表的研究,相比「吃喝」,实在少太多。 确实,经历 OTA 大战之后,旅游市场就相对平静,不像吃喝带动的生鲜、餐饮、食品大战那么热闹,最近几年,旅游行业也没有出现太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 这是我们半年前重新研究旅游行业的起点。我们非常好奇: 为什么旅游业的发展革新速度没有跟上其他消费领域,旅游行业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出行大战、外卖大战、新零售大战同等规模的较量? 可见的旅行的年轻化和渠道的线上化,将给旅游行业带来哪些长期变化?这些变化又将如何促进旅游供应链升级进化?而这又是谁的机会? 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从往年同期的旺季突然冻至冰点。我们目睹很多从业者经历困难,读到有公司关停启动清算的新闻,也看到巨头携程通过预售来自救。伴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旅游从业者们期待的报复性增长,可能会比很多人的预期来得迟一些。 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分享对旅游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带来新的思考角度,给行业增加一点信心。 旅游行业长什么样?分析旅游行业正在发生的长期变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旅游行业原本的样子。 第一,从需求侧来看,旅游行业消费频次低,客单价高,用户对于旅游需求的认知很模糊,决策过程很长。 以选择旅行目的地为例,它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可以选上很长时间,也可以临时决定;我们在意社交媒体的推荐,也会因为朋友的一条负面评价 pass 一个景点;目的地的选择,还受时间灵活度、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此外,旅行还没变成生活的刚需,它是 Nice to have,把旅行挂嘴边,却鲜少付诸行动的人,也不在少数。 再比如,旅游消费频次低,绝大部分服务发生在线下,供应商与资源方的选择,也是重决策。 当用户在旅游目的地体验到的服务在及格线以上,不会产生需求升级的诉求,毕竟很难短时间内故地重游。此外,不同目的地之间,也没法横向比较,因为旅游资源的差异很大。更有意思的是,旅游重感受与体验,随着时间推移,用户的旅游体验通常会被记忆美化:让人不适的插曲会飞出脑海,那些最佳画面会脱颖而出。 这就导致旅游行业非常品牌导向。用户容易选择大品牌,或者容易对使用过的品牌产生信任。 第二,从供给端来看,旅游行业的服务链条长,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不同。 包括乘搭飞机与火车,接送机在内的交通出行类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信息化程度也高。而各种目的地的特色产品与服务,比如滑翔伞、潜水、海钓等服务,本身比较碎片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程度也不高。 供给被信息化的最小单元,决定了供给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程度最差的环节,决定了供给的灵活性。 这不难理解。正是因为电影院的每一个座位都被信息化了,我们观影时可以对号入座。然而,在另一些场景,你凭票入场后,座位得自己找,好座位先到先得,背后的原因是,被信息化的最小单元是场馆,而非场馆里的具体座位。 第三,从供给端来看,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化程度,决定了 OTA 可售卖的产品与服务类型。 OTA 能卖什么,取决于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信息化程度。目前,OTA 的主要供给类型有两种: 跟团游,信息化程度低,目的地服务非常重,供给以线下固定线路(标品)为主,灵活度相对较低; 自助游,基本没有目的地服务,服务预定的线上化占比很高,灵活度高; 这两类服务,一个相当于吃套餐,一个是自己买菜、做菜。 目前,在这两者之间,现在还出现了「点菜」性质的定制游。定制游基本上是帮用户把模糊的需求精确化,全程配备私人向导陪同,一定程度上协助执行。因为是量身定制,定制游重服务,一般价格较高。 第四,用户的旅游偏好,也存在个体差异,决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是否能熟练运用互联网获取旅游服务信息,过往旅游经验及出门在外的自理能力,以及消费水平。 如果用户搜集信息的能力不强,或者出门在外自理能力不高,基本只能跟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