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市场上也有专业人士出身做PE做得非常成功的,这里就“不点名了。这些专业人士做项目那叫一个细、投项目那叫一个准、投后服务那叫一个到位!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对VC/PE的感觉,就正式说说我自己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故事。 我们当初想尽早引入PE,确实是想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同时希望有一笔大资金能帮助我们实现业绩大爆发的计划和通过PE专业的投后服务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 我尽早的选定律师、会计师、券商进场,就是要布局造势,布一个开端良好的局、造一个规范经营的势。 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大批VC/PE闻风而动、纷至沓来。 有专业的,也有不专业的,有政府主导的,也有民间资本的,有海外巨头,也有市场名门,一时间真是“胖大的威猛、瘦小的精神”! 我自己也是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曾经创造过一天接待5批PE的记录,我一开讲又是激情澎湃、口若悬河的那种,讲得我是如歌如狂,听得他们是如痴如醉。 感觉真是比当年IPO路演的时候都累,那时一场路演对N多家机构投资人,现在可都是一对一的单练。 累,但快乐! 因为在这段时间里,通过我的“演绎”,把项目说的天花乱坠但又没脱离企业的基本面。董事长出来压压阵脚,剩下的事什么都不用管了,所以他笑了。 财务总监被我说得没机会冒泡,只能黑着脸干坐着提供报表,所以他哭了。 亲们,你们说,我一个董秘,投资者关系做到这份上,夫复何求? 我对PE来访就本着三点:吃好、喝好、尽调好!我给整个董秘办的要求就是:说好、陪好、配合好! 光说不练也不是真本事,迅速确定了几家不错的PE作为意向合作伙伴后,就正式进入PE进场对项目尽职调查的环节,这时我布的先选律师、会计师、券商进场的这个“阵”的巨大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你PE要法务尽调?不用了吧,国内顶级律师事务所的名牌律师出的《法律尽职调查报告》认真读去(当然有些内容是有删减的,但无篡改)。 什么什么?你PE外聘的小律师不认?“X大律师啊,快给你的老同学打电话,他的学生XXX现在居然不认你这个师伯出的报告!年轻人要好好教育啊……” 然后过两天那个小律师就真一脸绿了。 你PE要财务尽调?也不用了吧,顶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牌会计师签字的《审计报告》仔细看去。 什么什么?你PE的CPA还说有问题?哦,行啊,“X老师啊,你这个拿了ACCA的老牌CPA过来给年轻CPA指点一下嘛,人家有小问题搞不懂呢!” CPA就完败了。 你PE多轮访谈后对商业模式还有质疑?金字招牌券商的《研究报告》看了没有? 什么什么?还是有异议? 老牌保代何在?上!灭了对方的小投资经理!现在是你展现二十年资本圈功底的时候到啦! 6 我只说我自己遇到的事,这些事是在特定条件下、在专属背景下发生的。 比如说有几个朋友纠结于“你这个拿了ACCA的老牌CPA过来给年轻CPA指点一下嘛”这句话,说到底是ACCA强还是CPA强争论的不亦乐乎。 可其实他们都背离了基本面,都忘了这句话是描述发生在我们这个项目上的情况,而我们这个项目因为有海外资产,所以有些事必须得是ACCA才能完成。 好了,我这样一说,是ACCA强还是CPA强的争论在我的这事例中瞬间变得没意义了吧? 所以先别急着争论,资本圈的水太深了,有句话叫“活得久了真是什么样的事都能见到,但也见不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这个人天生神经弱,容易笑、容易哭,生活中平凡事件我都是以笑眼看待、喜欢以搞笑的方式表达。 哎,谁的人生不是煎熬?何必那么较真,听故事就好了。 书归正传,看起来我的方法应付PE的尽调是游刃有余的,可实际上每个PE都有其基于各种原因的独立判断,哪怕这些判断的逻辑是稀奇古怪、啼笑皆非的。 我和我的团队所能做的只是引导他们做出更有利于我们的判断而已。 所以我的那些“谋局布势”充其量只是让企业占到了“地利”。更关键的还有“天时”和“人和”。和投资者打交道什么是“天时”?市场的客观环境和即时动态就是”天时”。 09年恢复IPO时,资金汹涌澎湃、一发不可收拾,那阵子哪家IPO项目的发行市盈率不是高得让人瞠目?超发之多让人结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