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为这次旅行带来的收获,如今滴滴每个月都会把六七十位管理者拉到一个封闭的地方,第一天讲业务,接下来就是做各种活动,彼此融合。目前,已坚持了20期。 残酷的国内外竞争、打破出租车体制垄断、拿到网约车许可证……他竟说,创业没有大的困难。 程维每周一都会与高管们开会,讨论用户体验,每次都发现还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多年来公司都是在竞争对手、政策、资本中快速、谨慎前行,不敢有一丝怠慢。公司成立不到半年,被要求立刻下线APP。接下来的日子里,公司遇到了无数挑战,每次都关乎生死,他带领团队小心存活,才能不被资本、政策、竞争夭折。偶尔会有一点点时间,会奢侈地往前看,想想未来还可以做些什么。 滴滴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竞争,一是初始阶段打败对手摇摇,二是和快的合并,三是收购优步。 程维起步时只有八十万,而当时已经拿到350万美元A轮融资的摇摇开始在广播电台大量投入广告,介绍自己的软件。当时这个广告的投入数字为30万,显然滴滴打不过。 拼不过资本只能拼智商+人力。程维回忆,当时流行电视购物节目,都会在结束后接一句:即刻起拨打电话XXX。滴滴负责后勤的同时就出主意,说我们接着摇摇后面做一个:现在拨打电话XXX即可下载安装,反正司机师傅也分不清楚摇摇和滴滴。几周以后,在摇摇检验自己的广告效果时,却发现司机们说我们已经装好了啊,你们不是拨打电话XXX就可以安装了吗? 打败摇摇仅仅是结束了北京的战争。此时,和滴滴几乎同期创立的快的在长三角地区已占领一定市场,而如果快的再进入上海与其杭州总部形成联动,滴滴将会失去南方市场。因此程维及团队的目标很简单:交易量不追上快的,就不回北京。 在上海,滴滴和快的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正面交锋,并迅速追平了快的。而此时,除了滴滴和快的,还有一家公司——大黄蜂,彼此之间三足鼎立。在程维听闻大黄蜂欲寻找百度融资,打车软件市场极有可能变成BAT三家在背后支撑暗战后,程维主动约见了百度战略投资部的负责人,问到:你是愿意投第三名,还是要投第一? 一个月内,滴滴迅速砸掉大黄蜂的数据,没想到的是,快的找到欲卖掉公司的大黄蜂,希望由第二名并购第三名,来对抗第一名。此时滴滴内忧外患,在大黄蜂坐地起价拼命提高收购条件时,第一名的滴滴决定当渔翁:与其第一第二去抢第三名,不如一二合并,重新奠定新的市场格局。经过程维和其他董事的商量后,由王刚去找了阿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阿里、腾讯、滴滴、快的的四方谈判,是由当时还在高盛的柳青作为中间人。然而也算好事多磨,此次谈判份比例和管理权最终因为股等问题上有分歧,一直无法达成共识。而随着滴滴C轮融资的到位,合并事件暂时搁置。 在后来成功合并快的之前,还有一段因服务器极限而在业内流传的“七天七夜”的故事。 2014年1月,滴滴发起补贴大战,背后是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决战”。两周时间里,订单量上涨50倍,眼看40台服务器撑不住了。张博向程维求助,程维连夜电话马化腾。马化腾立即在腾讯调集一支精锐技术部队,一夜间准备了1000台服务器。在苏州街的银科大厦,张博和技术团队、腾讯部队奋战七天七夜,重写服务端架构。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的服务器挂了,用户就会涌向快的,快的就会挂,用户再涌回来,我们就会挂。考验的就是谁的服务器先稳定下来,用户就会沉淀。”张博说,快的扛了十天十夜。 完成和快的的合并,并不能给程维带来安全感,于内,很可能面临人员离职和公司动荡;于外,Uber强势进入,通过烧钱迅速扩张市场;此外,各垂直领域的拼车、巴士纷纷成长起来,给滴滴很大压力。原本以为胜利的滴滴发现原来只完成了亚洲小组赛。 眼看Uber就要弯道超车,程维慌了,要么应战要么等死。他火速调集市场、业务、PR、HR和财务同学,成立“狼图腾”项目组(也就是快车)和Uber火拼。最终成功收购Uber中国区业务。和Uber这场战争,程维称为闪电战,拼的是最有效的组织资源,快速奔跑赢得市场。 在打车软件上终于清除掉了所有对手后,滴滴并没有能够高枕无忧,这期间,其多次被讨论合法性。在传统出租车中行业中,出租车是归政府管的,而滴滴是否是将“黑车合理化”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问题,各地出租车司机也曾大规模罢工以抵制滴滴。不过对此,程维一向坚称不回应。所幸,如今滴滴已陆续获得多个城市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