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收集金融的数据,我们通过业务负责人或产品经理去联合一个团队,去把这些数据变成场景化的模型服务,再反推回去提升金融的具体业务。 比如风控,业务目标很大,产品经理很有雄心,但是业务本身非常杂乱。 我们做了各种类型的风控,有可能会用到各个具体的金融场景中。 组合的团队可能背景非常复杂:有些人非常懂AI,有些人非常懂业务,有些人擅长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有些人擅长沟通。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很多团队怎么联合起来?没有现成的方案?团队的人永远很少?很多技术很难从别的部门拿过来?
在数据层面上,我们自身的数据不多,我们要预期数据、违约数据、用户行为数据,都只有那么一点点。 这些数据作用到我们的模型的时候,本身特征又很少,很难使用。 做风控是不是需要把它拆分成几个场景:做行为的,做用户欺诈的,做别的等等;要么没人梳理,要么很少有人梳理。 做模型本身这个产品的时候,有很多基础设施都是不具备的——这是我们在做人工智能现阶段产品落地的一个状态。 而产品经理要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掉:因为你是那个业务的负责人,你是牵头的人;虽然你在每个点都不那么精通,但你是牵头人。这个千头万绪的问题,最终就会导致AI产品落地和传统产品落地差别比较明显,你解决的问题会非常不同。 这个过程中,用金融为例的话,解决的方式是什么? 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场景化 当你足够地理解业务,把它场景化的时候,那么你成功了20%。 在风控场景中,进一步细化场景,把场景中的关键要素提炼出来: 有多少数据描述这个场景? 这些数据的维度是怎么样的? 这个数据怎么更新的? 大家记住:这是产品经理考虑的,不是技术考虑的。因为这还在业务调研阶段,技术还没参与进来。收益是什么?产品的价值在哪里?——这些东西都做完了,你完成了20%的工作。 第二步是产品设计 剩下的20%,就要考虑以数据为核心资产的各种操作所带来的产品设计: 数据怎么收集? 在哪里收集? 什么时候收集? 数据怎么去分析? 可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分析? 数据的结果怎么解释给用户? 怎么体现出来?什么时候体现? 以及用户的反馈怎么通过数据化的方式收集起来?最终用在业务优化上。 这些都是产品设计的过程。 当你把这些都设计好了之后,就可以把这个东西交给技术和其他人。 这个过程中你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需要充分地理解业务专家、算法工程师、平台工程师、数据分析师这些人的职责,同时协调他们,把正确的事派给正确的人。 你需要理解AI产品的数据、模型、参数以及结果,解释产品细节。 第三点是把抽象场景细化为数据需求 当你把这些东西都设计好、理解好、分析清楚之后,才开始真正地展开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围绕数据展开的: 你要考虑数据怎么收集?——这是需求; 数据从哪里收集?——这是策略。 你还要考虑产品的结果如何展示给用户。 AI产品是不可能一次做好的,需要通过时间逐步迭代。这个过程需要你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不是简简单单地说: 唉,我调研了几个用户,我知道了用户的需求,刚性需求是这个厕所场景非常重要,这个厨房场景稍微比较频率低一点。 你需要从数据角度直接分析出来为什么,否则这个AI产品的落地会非常曲折。 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然后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最终提炼出你的需求,同时把它数据化。数据化的过程中,你需要考虑: 是否适合场景? 是否适合AI? 不适合AI的,你需要过滤。
这40%的工作全部做完之后,剩下的就是实施过程中协调人与流程,而你的工作是桥接业务和AI的具体解决方案。 所以,你既要懂业务,也要懂AI——否则你两边都说不上话,从核心变成空气。 你关注的是数据结果,所以从数据的指标出发,持续优化,这是AI产品经理的日常。
人和流程是AI落地最大的挑战,60%工作都在里面。研发负责支撑产品,AI产品经理是决定智能产品落地的关键。 五、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六条建议
做人工智能的产品,一定要以数据为核心;你的数据思维非常重要。 你可以天天考虑用户的需求,但是一定要把数据作为你最终考虑的问题,这是关键——一切的工作其实围绕数据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