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人讨说法,但得先自问有没有叶问“一个打十个”的本事。叫嚣“ 110 我们都认识”的黑导购,算是最客气的;上来敲断鼻梁、群殴砍人的,才是中关村的确有过的暗黑。 据中关村派出所统计: 2010 年,仅海龙、鼎好、e世界三大卖场的报警纠纷,就高达 3527 起,抓获黑导购 764 人次。 2011 年,官方公布的“北京十大治安乱点”中,中关村赫然上榜。 如此乱象,几乎是给首都抹黑,惹得一位大学生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向北京市领导吐槽:“我想知道,为什么中关村电子卖场骗子那么多、骗了那么多年?为什么政府不能管管?” 政府当然在管。 2009 年,海淀区就把工商、税务、公安等 31 个部门凑起来,组成中关村西区协调管理委员会,工作组入驻卖场、综合整治。但乱象太密太繁,最终管不胜管。 自作孽不可活! 2011 年,太平洋正式关门,敲响了电子卖场的丧钟!它们的掘墓人,正是从那里走出的刘强东! 1998 年, 24 岁的刘强东来到了中关村,以货真价实赢口碑,靠卖光盘刻录机起的家。 2003 年非典来袭,他不得已转型线上,创立京东商城,却招招击中了电子卖场的要害:你价格欺诈,我价格透明;你假货横行,我正品保障;你暴打客户,我包退包换…… 当年是“南有华强北,北有中关村”。 如今,中关村电子卖场已不复存在。 刘强东最终把京东搬离了中关村,并留下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不是京东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30 多年的喧闹轮回,无非印证了一点:哪怕是卖光盘、赚五块钱,都应恪守最基本的商业正道。 6 京东狂打电子卖场那些年,顺手把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网上书店也揍了个遍。但真正趴下的,却是“北京文化地标”海淀图书城。 2015 年 5 月 7 日,李克强总理突然来到这里。他走进咖啡馆,点了杯香草卡布奇诺,在与创业者们的笑谈中,读出了杯子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口号。 这一天,轰动中国的除了“总理同款”咖啡,还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以及中关村先行先试的“工商 19 条”、“食药 12 条”、“外籍人才新政”等一大波政策利好。 中关村,就此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 触发这场变革的要素中,绕不开车库咖啡。 2010 年,在一家公司担当投资总监的苏菂发现,在广袤的大北京,看投资项目已然成为一项体力劳动: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路上,见三四项目算高效。 他脑洞大开地想了想,是不是搞个创业者集中营? 凄风萧瑟中的海淀图书城,就这样落入苏菂法眼。这其中,他特别中意一家面积大、风水差、干啥啥不行的大网吧,把这改造成了车库咖啡。“车库”源于缔造出谷歌、微软、YouTube的美国“车库文化”。苏菂的雄心很大,希望这里能诞生出未来中国最伟大的公司。 要找到车库并不容易。 走进一楼,人们先要在漆黑中穿过一段走廊;再上二楼,才见豁然开朗,隐喻着创业的晦暗曲折。因为偏僻,所以便宜;但苏菂更深的想法是,希望过滤掉情侣、散客,专注为创业者服务。 万事俱备后,万事开头难。 800 平的地方空空如也,苏菂甚至抓了个熟人团队来暖场。这支创业团队穷得底朝天,借着开业酬宾,连喝 15 天免费柠檬水,一杯咖啡都没点。 眼见着车库咖啡和创业团队都要黄,苏菂却请动了新浪前CEO、DCM联合创始人林欣禾来掌眼。在苏菂的引荐下,这支PPT都没有的创业团队,拿下林欣禾 200 万融资。 消息像一枚核弹,引爆了创投圈。车库咖啡人气陡升,创业者蜂拥而至。 没资金、没背景的创业者,很快发现了车库咖啡的妙处。点杯 20 元咖啡,就能享受一天的办公环境和1G极速网络;再交 30 元,还能在沙发上过夜。一支 5 人团队驻扎在此,办公“月租”只要 3000 块,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这就是白菜价。 人越来越多,让中关村管委会和大企业也积极响应。通过车库,创业团队注册公司能走绿色通道;另外,微软给 3 年正版,阿里给免费云存储,农行有综合金融服务……一连串“福利”算下来,车库能提供 300 多项创业综合服务。 但这些都不是车库咖啡最致命的吸引力。 扎堆的创业团队,成功吸引了 200 多家风投机构。雷军、徐小平(真格基金)、王京(险峰华兴)、刘一昂(清科创投)等大佬,曾在此定期出没,戏称“坐台”。而滴滴、ofo、大姨吗、魔漫相机等知名企业,也是在车库咖啡孵化成长,使其暴得大名。 2013 年 3 月,这条 200 米的步行道,正式变身为中关村创业大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