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字节跳动旗下飞书加速发展,新版“BAT”已齐聚企业协同办公服务赛道。 ▪ 钉钉的成功属于无心插柳,企业微信的推出则是腾讯在阿里巴巴进攻下的被动应战。 ▪ 巨头混战并非偶然,在消费互联网红利消失后,各家企业都希望在企业服务领域找到新的增长空间。 曾经安静的企业服务市场越来越热闹了。 继腾讯于去年宣布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向B端拓展之后,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也在不断加码ToB业务:其企业协同办公产品飞书(海外版本为Lark)的市场化速度正在加快。 前有钉钉、企业微信,后有飞书,至此,新版“BAT”(B指ByteDance)已齐聚企业协同办公赛道。 2015 年,阿里巴巴在正面进攻熟人社交而不得后,企业IM服务钉钉异军突起,侧翼突围成功;腾讯于次年跟进推出企业微信。而在消费互联网红利趋于消失的背景下,愈来愈多互联网公司加快了在企业服务领域的布局。 在企业协同办公服务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三家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场,并且丝毫不掩饰抢占市场份额的野心,战火一触即发。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各家公司的路径有何差异?企业协同办公市场未来又将会呈现出何种走向? 无心插柳的钉钉钉钉是阿里巴巴无心插柳的一款产品。 2013 年,阿里巴巴全力推出熟人社交产品“来往”,来往获得了最高级别的资源倾斜:包括马云、陆兆禧等在内的阿里巴巴高管都晒出二维码,为“来往”聚集人气和流量;来往账号与淘宝账户打通,用户既可以用淘宝账户直接登录,也可以用手机号另外注册。 “来往”承载着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的期望,从产品设计上来看,“扎堆”、公众账号、阅后即焚、离线疾速上传、长语音、语音图片、隐私保护等多项功能都旨在与微信形成差异化竞争。 为了推广来往,马云当年在内部邮件中表示,每个阿里员工当年 11 月底前都必须有 100 个以上的外部来往好友,否则不发年底红包。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后期来往还通过淘女郎入驻、名人入驻、联通定向免流量等方式拉新。 但在腾讯强大的社交关系链下,以上努力收效甚微。 2015 年 11 月,“来往”正式更名为“点点虫”,从熟人社交软件转型为主打阅后即焚的私密软件。 点点虫主打“阅后即焚”功能 面对熟人社交此路不通的困境,来往团队谋求改变,企业协同是他们瞄准的一个新方向。与声势浩大的来往相比,钉钉是一款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产品。 原来往产品负责人、现钉钉CEO无招(陈航)曾在湖畔大学做过一次“钉钉历险记”主题分享。他透露,在提出钉钉想法的最开始,“管理层十几个人,从产品技术到设计,所有人都反对。”无招表示,遵从用户需求是钉钉一以贯之的开发理念,钉钉的代表性功能“钉”便是与某公司老板聊天时发现的用户刚需——当然,这里的用户偏重老板群体。 自 2015 年 1 月正式上线后,钉钉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根据钉钉官方披露的信息,目前已经有超过 1000 万家企业组织成为钉钉的用户: 2016 年,这个数字还是 100 万; 2018 年,这个数字是 700 万。钉钉的成长之快可见一斑。 无招曾表示,钉钉的成功离不开风口,“我说我们走了狗屎运,踩中了一个风口。这个风口就是,中国传统中小企业从传统的纸质办公时代,进入云和移动时代。今天他们有机会跨越一个时代,跨越IT时代。” 如果说钉钉最初的诞生是阿里巴巴争夺社交关系链而产生的副产品,那么到今天,钉钉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拓展ToB端业务的重要抓手。 在阿里巴巴于今年 9 月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透露,钉钉是重要的公共基础平台,其将钉钉提至与淘宝同样的高度:淘宝上有 1 千多万卖家,相当于帮 1 千多万个品牌实现了数字化,而钉钉平台有 1 千万以上的企业组织,相当于帮 1 千万企业实现了组织的在线化和数字化。 “我认为这两件事情的意义是一样大的,因为中国有这么多的中小企业,它要做信息化、移动化,是非常有挑战的一件事情,需要公共的基础平台,而钉钉就是这样一个公共基础平台。” 这一表态足以窥见阿里巴巴寄托在钉钉身上的期待,尤其在产业互联网成为业界关注的主流方向后,钉钉可能撬动的市场,更加值得关注。 不过,钉钉暂未取得如同淘宝一样的市场地位,在企业协同服务市场,另有巨头虎视眈眈。 举棋不定的企业微信面对钉钉的攻城略地,腾讯并没有袖手旁观。 2016 年,在钉钉发布一年零三个月后,腾讯也推出了企业微信,正面与钉钉对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