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市场非常火爆,正如前文提到的,不少公司直接重金启动各类品牌广告,通过电视、地铁、分众、院线等传统广告对用户狂轰滥炸,短期内大大提升了产品知名度,但在获取用户成本,后期用户留存率与活跃度等方面都不容乐观。个人倾向于上述的团队配置,既能快速获取大量种子用户,又能通过商务合作、新媒体营销、事件营销等在市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能与品牌部门保持良好的协同作用,就能同时完成最终的业绩目标与品牌塑造要求。 互联网金融做流量的目标是什么? 我认为核心目标有两个:获取大量的种子用户;建立用户决策通道。 支撑原因很多,比如老用户生命周期衰退后平台活跃用户数降低,需要引入新的优质用户。用户决策通道布局,能逐渐形成全面的市场传播矩阵。种子用户达到一定量级,形成了足够的自增长。这里不一而足。 任何一个产品,都希望用户进的来,留得住。做流量就是希望把目标用户带进来,然后由活动和产品运营把用户留下来。那么,用户是如何进来的呢?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用户来源: 我们发现,在用户兴趣触发环节,流量的精准度至关重要,这时候就需要发挥数字营销小组在流量运营上的专业度,而绝不是单纯的购买流量。 用户通过上述路径接触到产品信息后,如何进行决策? 在影响用户决策过程中,布局核心的用户信息决策通道至关重要。比如确保品牌流量不流失(参考之前写的你累死累活做品牌,我偷偷摸摸抢流量),比如第三方平台布局,主要是因为资深用户决策习惯。另外在品牌塑造,网页设计等方面也深深的影响了用户决策结果。 用户典型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从上面可以看出,建立用户决策通道是做流量的核心目标之一。 然而,我们最终的目标一定是为了达成最终的业绩任务。举个例子,如果本年度的目标是200个亿,分解到拉新是12万个投资用户,那么如何规划各阶段的目标呢? 在千万级渠道运营方法论讲过如何测算CAC,这里就不再赘述。当我们测算出单个用户获取成本后,就可以推算出总的预算,对应的总注册用户数,注册投资率,可以细化到各渠道的大致量级。接下来开始确定各阶段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漏斗原理,用户从点击,下载,注册,投资,复投,传播等逐步行为中,不断在流失。在产品初期阶段,新用户注册后,由于品牌和活动吸引力不够,用户投资行为与复投行为流失严重。所以前期应该尽量锁定精准流量,拉种子用户,布局用户关键决策通道。中期扩大各渠道量级,后期看营收与ROI。 由此我们可以按照三个阶段来进行目标规划: 初创期:三个月 目标:1.5万投资用户 核心策略:锁定强需求投资客户 考核指标:注册成本、投资成本 营销策略:用户投资关键决策通道 营销重心:搜索全渠道、seo、ASO、微信大号、口碑营销、第三方平台 发展期:六个月 目标:5万投资用户 核心策略:锁定中等需求投资客户 考核指标:新增投资人数、投资成本、品牌指数 营销策略:强化产品曝光,提升市场声音 营销重心:BD合作、搜索品专、热门关键词覆盖、导航、网盟、信息流、DSP、CPA/CPS、应用市场付费活动、CPD/CPT、微信大号 成熟期:三个月 目标:5.5万投资用户,ROI达到20~50之间(具体数字根据平台营收情况) 核心策略:ROI要求内量级最大化 考核指标:ROI、品牌指数、自然增长率 营销策略:进一步提升品牌与市场形象 营销重心:BD合作、品牌广告、微信KOL深度合作、微信朋友圈、微信个人号朋友圈、主题活动、内容营销 根据上面的阶段性规划,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去调整。之前在千万级渠道运营方法论中提到过数据分析的作用,根据各阶段的核心指标,以实际投放数据为分析依据,不断去调整各渠道的比例以及投放策略,从而达到个阶段性目标完成甚至超额完成。 附上一份主流线上渠道的流量级别与ROI之间的关系,仅供参考。 互联网金融做流量的核心策略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