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战略学教授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如果你的战略是错误的,你团队的执行力越强,越能把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高效不高效在于:你前端的东西有没有理清楚?你的东西是不是跟你的商业模型匹配?所以从2010-2013年,我在阿里的这段经历彻底颠覆了我以前的很多想法。 大家知道现在阿里巴巴的中供铁军早已不是当年的中供铁军,也已经变革为合伙人模型了。很多城市外包给当地一个比较优秀的人来带,因为直销走到了瓶颈的边界。 所以,来黑马高管营学习的人,无论你是高管,还是联合创始人、CEO,都要好好想一想你的业务模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团队。如果这一环想错了,你后面的仗就根本没有办法打,肯定输掉。 因为现在创业竞争非常激烈,一个行业里面出来的公司都有上百家、上千家,到后面就是血拼,大家都拼资本,拼谁融资快、谁融资多,结果就变成资本的游戏,违背了创业的初心。 因此,如果商业模式的打法不一样,那么对标的东西也就不太一样。比如说大家都骑着自行车比赛,但是边上有一辆小汽车放着你干嘛不开呢?创业的结果是谁第一个到终点谁就赢了。这是很简单的动作,但很多人都难以跳出来。 2、你的公司要走向哪里? 我们如何看待创业呢? 首先,你要了解CEO创建公司的终极目的。他最终想走向哪里?他做这些用户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为了做一个底层数据的沉淀?还是想把用户拉进来做会员费?还是想未来要开发什么东西?这些都是要想清楚的。 比如刚才提到的那家做大健康的公司,他最后希望把所有中国病人的病例跟病人的数据沉淀到平台上,这是非常伟大的想法,而且绝对刚需。 这个商业模式肯定是很漂亮的,因此他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就要圈用户,所以他想到建地推铁军,而且一个一个去抠。但是抠完以后,所有数据沉淀下来以后这帮团队就没有什么用了。那么当初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建团队呢?这就是以终为始的思考模型。 所以公司最终要走向哪里,如果CEO讲不通,你们就要一起探讨。如果探讨不出来,你们公司就比较危险,因为看不到终局,赢的可能性太小。因此,你要按照终点往回倒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需要做什么样的模型,如何建立团队的模型,这才是关键的。 其次,了解你公司在行业里面的状态。早期阿里巴巴需要多少直销团队呢?1999年的时候,中国大概有不到3000万的网民,不像现在有10来亿的网民。 我当时跑客户的时候,很多大企业比如服装企业雅戈尔的办公室里都没有电脑,老板甚至不知道上网是什么意思。我要教客户上网,他竟然来了一句:我们边上没有池塘,不用网。他以为网是用来打鱼的,就是到了这样一种落后程度。而马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创业的。 马云看得很清楚,他觉得必须教育市场、教育客户。但教育客户只靠广告是没用的,因为广告只能在浅层面上设计,在深层面的内心的沟通上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 第一,见面三分亲。这是中国的俗话,我跟你见面,你总要跟我好好聊吧。一聊可好,就把整个脑子洗掉了。什么叫互联网?什么叫出口贸易?什么叫高效?我们一一解释出来。所以,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地推铁军,因为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们挨家挨户敲门,做一对一的沟通。 第二,互联网尚未普及。现在很多创业公司一个产品上线,动不动半年用户就过3000万了。而我们那时候全国的网民加起来都不到3000万。而且那些老板都是40后、50后、60后,不可能懂互联网。但是他毕竟做的是出口的生意。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必须建立人与人对面沟通的模型。 第三,价位决定模型。中供的单价比较高,动不动就6万、10万,借助远程电话几乎不太可能。 我们都知道用户的心理,如果产品或服务单价超过1万元钱,通过电话达成结果是非常难的。但如果是一两千元的订单,采用电话营销成交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在品牌没有建立之前,通过产品发布这种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产品定价和用户的关系很大。 诚信通就是一个典型。诚信通是国内贸易产品,单价2800元,于2002年3月8日正式对外出售,那一天我刚好在阿里巴巴总部学习。当时推的是电销模型,2800元的价位客户可以接受,这样的价位可以不用地推销售。如果一定要建直销铁军销售的话不是不行,但是会很不划算。因为单个用户的沟通成本太高,会降低效能。因此建直销与产品定价有非常大的关系。 3、中供为什么要建团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