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典型的例子:我写的微小说「那个愤怒的运营人」,如果只改两个字,那潜在受众群就会变大百倍。哪两个字呢,就是「运营」,如果我改成「那个愤怒的职场人」,你想想,是不是效果就不一样了。 看过一HR招聘的小例子。有一个小公司聘人,公司地址带了一个「室」字,结果20%的到面率,后来遇到一个文案高手,打电话问了问那些不来面试的人,然后直接把「室」字去掉,结果是80%的到面率。为何,因为用户觉得「室」字太小,是个小公司,会让人想起传销窝点。 所以说,文案里是含有市场容量的。
大概是 2013 年,做论坛的时候,我兴之所至,首页推荐区的文章标题我全用了语气词,比如「原来网络编辑是这么工作的呀」,「啊,运营还可以这样做」… 因为我在一次沙龙上听说语气词能提高点击率。我就特意的试了一下,果不其然,我记得推荐区的CTR真的比前一天提升了很多。 所以说,语气词会给文案加分。 文案虽然是口语,每一个字都要想清楚,比如「老爷」和「老爷子」,多个字就少个身份:你和当过官的老年人喊老爷子,人家就不乐意听,你喊老爷,他就高兴了。尤其是官本位的时代。 我做在线教育K12 市场时,策划了一个关于高考的Landing Page页,目的是说动家长给孩子报考前冲刺班。专题内容很干,我当时随便列了个标题list供领导做选择题,比如「高考临时抱佛脚也是可能的」,「高考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我的领导爱琢磨,他说韩利你再想想,如果能在主标上托陈出新一下,效果肯定能胜过以前所有专题。因为这个专题是要投百度竞价的,寸土寸金,一定要琢磨文案的力道。 所以我又花了 2 天时间雕饰主标题。忽然就来了灵感,我起了个标题「高考在即,家长如何考满分?」,很有吸引力,因为后来真的成为单位有史以来转化率最高的Landing Page页。 所以说,文案要字斟句酌,口语不能变口水。 好文案要有力量 我记得国民校草火的时候,我特意写了一个短评发在网站上。我只是想借势热点拉流量回来骗领导。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就火了,好多网站转了我这篇「评论员文章」。 我在文章中说国民校草一定是在炒作,我说炒作就像烙大饼,正着反着都得炒炒,要不然一面糊了,另一面还是生的。把国民校草当事人惹怒了,电话打到了公司,说你凭什么说我炒作呀,我一大学生,哪有钱炒作。他说的是真的,只不过他被媒体当枪了。他勒令我把帖子删了。 当时还真的是小小激动了一把。这是文案给我的第一个刺激,我觉得我好像能存活在互联网的职业生态系统里了。 机缘巧合,我接触了大学生招聘业务。我刚毕业进京的时候很惨,上文说过我连找 6 个月文案工作未果,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袋方便面调料都得泡水喝两天,深知大学生求职不容易,所以做大学生求职市场写文案的时候,我是带着回忆自己给自己写的。 比如我写了篇大学生究竟要不要考研的文章,会很形象的写出我当初为啥考研,然后因为考研失去了什么等等,很受欢迎,很多同学留言说看了我的文章之后决定不考研了,文案很真,很有力量。后来,这篇文章我又加了点名人元素发给新一拨应届生,依然收效特别好,而且在朋友圈引发了很多讨论。 所以真实的文案会有力量。 我们小区有一批懒人,不喜欢刷卡进门,就隔三差五搞破坏。于是物业写了下面的文案: 「盗窃猖獗、为了安全、保护门禁、人人有责。」 然后过两天门就又坏了,后来我给改了一句: 「昨天晚上 8 点, 12 号楼 1203 室失窃,损失 10 万元」 至今门还是好好的。 好文案需要不断试错 那么,文案效果怎么能做到未卜先知。再牛逼的文案高手也不能保证文案效果绝佳。所以,文案需要不断试错。 文案试错是一套系统工程,也是我钻研比较深的,我一直想找一个科学试错的方法。因为试错太复杂,我在《运营实战指南》里有详细的案例介绍,在这里只简单说一下试错的过程。 我在做服务号的时候,当时一条文案“百家名企开始 2015 春季校园招聘了”一篇百字左右的文案足足给m站带来了100wpv,领导说很厉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