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先来回来是否有无“钱”途吧。坦然,笔者至今也没想到建立在这个方案上的合理商业模式。互联网产品三大商业模式:增值服务、广告、电商。因为该社交平台不直接提供服务,增值部分也无从谈起;广告依靠的是大体量的用户群体,显然这个社交解决方案面向的用户群相对有限,而且广告销售的内容也比较匮乏;最后只剩下电商这一块,原设想可以做个针对兴趣爱好所需设备的电商平台,但是仔细想想兴趣爱好五花八门,所需的设备从:数码3C、乐器到运动装备和桌游道具,类目众多,品牌繁杂。自己搭建电商平台可能不如在每个兴趣社区引入1~2家品牌商来提供电商服务更加简单易操作。 归根到底,这个社交产品解决方案不像QQ陌陌此类纯线上娱乐社交平台,有丰富的增值业务可以产生营收。反倒有点像豆瓣,用户体量不大不小,但是受限于社交平台本身的定位和产品业务模式,很难产生“暴利”。可能仅仅刚刚养活平台的运转。 说完“钱”途,最后我们简单谈谈方案可行性: 首先看需求,这种模式有人买单吗? 新中产崛起带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年轻用户的社交方式也同样面临着升级,以someet、磨房为代表的兴趣活动平台逐渐成为年轻人拓展社交关系、发展兴趣爱好的新方式;此外,传统互联网社交平台只满足于低质量的虚拟关系搭建和打发无聊时间难以满足部分用户追求高质量社交的诉求,从线上延展到线下活动的社交方式可能有机会打破这种困局。 市场竞品与发展空间? 笔者尚未发现完全对标本方案的竞品,但是在个别垂直领域出现了一些主打活动社交的产品。 其实针对这个方案的可行性评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要考虑:究竟是创业公司来做还是现有的社交巨头来做? 前者无疑是需要从0到1,优势就是历史包袱小,可以重新设计整个社交体验;劣势就是资源匮乏,初创企业在涉足开放平台方面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来撬动第三方加入;后者来做,碍于成本关系,更倾向的方式可能在现有成熟的社交产品上修修补补加个像模像样的功能模块,就如全家桶里面再多一个雪糕,不但没有突出新功能的特色,反而因为繁多的功能互相争抢用户时间而泯然众人。 以上当然不是绝对,只是笔者认为无论是创业项目抑或成熟产品的新版迭代,要完全实现该方案,都颇有难度。 产品简介 经过上面大篇幅的方案介绍,相信各位读者已经有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但是对于具体的产品信息,可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笔者在该篇幅再补充完整该产品方案: 名称:我们 slogan:我们,就在身边 定位:通过基于LBS和兴趣标签聚合分类帮助用户寻找发现身边有共同爱好的陌生人,排遣孤单寂寞,并提供和撮合线下“面基”服务,丰富用户的社交体验,巩固社交关系。 目标用户:年龄在20至45岁(核心段:22~30),普遍受过良好教育,在一、二线城市工作,三观端正,对生活有独特追求的年轻人(如果非要说,笔者认为豆瓣的核心用户群是比较贴近以上标签) 曾经还考虑过以“兴趣、爱好”为关键字来命名,例如:“友趣”。最终之所以给这款产品命名为“我们”,笔者希望一个孤单的“我”,可以通过这个社交平台的功能和服务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互相抱团,对抗孤单”。每一个“我”,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一员,而兴趣爱好只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式。 四、不是后记的后记 这里会记录一些笔者在脑洞该方案过程的一些思考: Q: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案? A:为了准备2014年秋季校招,结合大学期间的经历和当时O2O概念的火爆,萌生了这个方案的第一版(详细参见公众号内:专题文集-社交-O2O),这时候的出发点主要是为当时火爆却同质化严重的移动社交产品构思一个创新方向。 在后来的工作中,遇到过一个“深飘”朋友倾诉过这样的苦恼:毕业后独自来深工作,朋友大多局限同事圈,想找个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工作之余一起玩玩都没有,生活得很没有意思,宁愿一直加班加班加班。 深有同感,毕业后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交际圈一下缩窄到部门(公司)内+零星几个同城的校友,其中恰好又有靠谱的“玩伴”,是多么幸运,更别说深交的朋友。昔日好友可能已在东西一方,远水不能解近渴,工作之余的空白,霓虹灯下的街头,慵懒的午后,最难抵抗。 (责任编辑:admin) |